计划总结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党群建设 > 校务公开 > 计划总结 > 正文
青浦区职业学校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工作计划
发布日期:2021-03-04    作者:青浦职校   

一、指导思想

按照教育局要求,紧抓“十四五”规划的开局之年,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落实全国、全市、全区教育大会精神,发扬“抢拼实善”新时代青浦奋斗精神,深化“强基行动”,立足强基固本,坚持问题导向,着力解决学校治理中的突出问题,着力完善学校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中的重要制度机制,着力提升新时代学校治理水平。

牢固树立“珍爱生命,安全第一”的意识,严格落实防控工作的主体责任,认真贯彻落实市教委、区教育局关于开学工作的指示要求,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,切实保证学校管理有效,教育教学有序,保障措施有力。

二、主要工作

1.紧抓“十四五”开局之年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

清晰学校的优势和劣势、机遇和挑战,准确把握新形势下学校发展大势,强化学校内涵建设和内涵发展,把内涵提升作为学校打造核心竞争力和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途径,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,不断向管理要质量、向改革要效率,持续优化学校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体系;加强学校专业建设,全面促进专业转型发展;加强师资队伍建设,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。

以学生发展为本,立德树人,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知识型、发展型的技术技能人才,为长三角核心示范区的先进制造业、现代服务业培养满足职业岗位需求的生产、建设、服务和管理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。

2.不忘初心,顺势而为,建设现代化职业学校

积极谋划“十四五”规划,确保“十四五”开好局、起好步,借助“长三角一体化发展”的契机,坚持建设现代化职业学校的办学目标。客观分析学校内外部环境,准确把握学校发展大势,不忘初心,顺势而为,建设现代化职业学校。

强化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,进一步营造依法治校、民主管理氛围,以党支部支委会、校务工作会议为主要形式,坚持集体领导、集体决策,不断完善全员参与、责任共担机制,提高办学效益。进一步优化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,发挥“民主监督、民主管理”作用。

3.加强学习,提高认识,培育干事创业新风尚

加强党支部建设,加强政治理论、方针政策学习,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站位,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、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、干部的勤政表率作用,服务“立德树人”的根本任务,引领广大教职工干事创业,树立新风尚。

贯彻落实党中央《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》,落实《教师行为十项准则》,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,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,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,推动教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、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、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。

4.构建完善的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,促进学校全面发展

坚持依法治校、民主监督、科学管理,有效实现学校依法自主管理、自主发展和自我约束的长效治理机制。科学管理,整体施策,完善学校治理体系,优化治理结构。对学校管理和绩效进行监督、激励、控制和协调,形成制度安排,建立关系框架,形成制衡机制。

坚持目标导向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,推行全面质量管理,构建“计划、构造、评估、提高”的螺旋上升的全面质量管理系统,全面提高学校办学能力和水平。

进一步强化教职工的岗位意识、质量意识,根据“全员参与、全程管理、全域发展”的要求,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、任务目标和工作规范,扎实、细致地推进各项工作,持续优化教育、教学、管理、服务各环节,提升办学的质量和效益。

5.不断培育优秀校园文化,积极推进文明校园建设

着力建设“和谐、进步、阳光、精彩”的校园精神文化,塑造“团结、和谐、求实、进取”的群体精神,培育“文明、和谐、敬业、乐学、发展”的校风,坚持“立德树人,知行合一,以人为本,多元发展”的办学理念,行之有道,臻于至善。

加强学校文化建设,以文明组室、文明教职工评选为切入口,努力推进和谐校园建设,以提升社会公德、职业道德、家庭美德为重点,不断提升教职工的文明素养和学校文化品味。

不断创新师德建设的载体,开展文明组室与文明个人评比、讲述“我身边的青职人最美”故事等,丰富师德建设内容,把师德师风建设教育不断引向深入。

6、坚持“五育并举”,完善德育内容体系,健全德育工作网络

针对职校学生的特点,不断完善德育内容体系,健全德育工作网络,丰富德育实践活动,促进学生“德、智、体、美、劳”全面发展,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。

围绕学校“内修外练,培养德技双修的高素质劳动者”的育人目标和“向善、向好、向美”行为规范总目标,细化分年级目标,规范德育管理,强化德育队伍,丰富德育内容,强化学生的行规教育,通过学习、训练、活动、实践等形式,着力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和良好职业素养

7.深化教学综合改革,提升学生培养质量

以工匠精神培育为方向,以学生职业素养提升为宗旨,积极推进教育综合改革,进一步提升中职学生人才培养规格,以适应青浦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,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,为中职学生的人生打好基础。

坚持“任务引领,活动发展”,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。继续以中职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为抓手,根据学生实际,探索“为学而教”课堂改进的推进机制,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成效,推进实施教育综合改革。

进一步明确“学科教学规范”,坚持以学科教学评价标准引导教师创新教学行为,不断提升课堂教学品质。落实教学评价和教学激励的具体措施,努力提高教学质量。

围绕教育部10门公共基础课程标准,根据职业学校的特点,贯彻落实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和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充分贯通,为立德树人提供广泛的成长场景,把体育、美育和劳动教育提升更高的水平。

8.坚持“校企合作,工学结合”,完善人才培养模式

坚持“校企合作,工学结合”的办学模式,充分利用企业和学校两种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,发挥企业和学校两方面的人才培养优势。

在专业标准框架下,为适应和满足社会与企业需要,有针对性培养实用性人才,坚持“校企合作,工学结合”的人才培养模式。加强市场开拓,注重实践技能,共享资源信息,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。积极创造条件,加强与高职院校对接,打通学生职业提升和发展通道,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。

9.推进师资队伍建设,树立“循循善诱,诲人不倦”的良好教风

加强师德师风建设,鼓励教师争做有理想信念、有道德情操、有扎实学识、有仁爱之心的“四有”好教师,建设一支结构合理、敬业爱岗、专业有为的教师队伍。

加强师德师风建设,健全师德考核、评价和监督机制,严格实施师德“一票否决”制,广泛开展“守初心、严师德、铸师魂”等师德师风建设系列活动,鼓励教师争做有理想信念、有道德情操、有扎实学识、有仁爱之心的“四有”好教师。积极构建平台,鼓励教师进修提高,建设一支结构合理、敬业爱岗、专业有为的教师队伍。

坚持“四有”好老师要求,把落实《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》作为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首要任务,围绕“立德以为师,志行以树人”主题,切实加强师德系列教育,组织开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相关文件学习,树立底线意识,规范从教行为。

10、优化渠道,丰富资源,扩大学校事业规模

努力建设促进学校发展的渠道体系和资源系统,在招生就业、校企合作、资源支持等方面,统筹协调学校内外部关系。

创造条件,顺势而为,积极巩固和发展生源渠道,借助“长三角一体化发展”机遇,依托“长三角一体化职教联盟”,丰富上下游资源,适度扩大事业规模,保持适当的在校生数。努力为青浦地区培养满足职业岗位需求的生产、建设、服务和管理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,努力把青浦职校建设成现代化的职业技术学校。

二〇二一年二月
分享到:
相关信息